信息来源: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:2020-05-17
新学校,新征程,感谢学校提供此次学习机会,让我有幸参加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为期5天的线上教学培训,使我对英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,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去广角看待英语教育。
朱浦老师通过上海小学英语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历程回顾,结合丰富的案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单元教学整体思考的重要性,提醒老师们,切忌碎片化的教学——碎片化的教学很难形成优秀的整体性的学习,也很难形成教研的核心追求,教师也很难提高。教师要学会再构内容,重视语量、语境,最终实现语用目标。
鲁子问教授关于小学英语有效活动设计的建议,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式教学可操作的方法和许多实用的小技巧,如参与性、语言性、运用性、趣味性,注意情感态度、心智发展、创新能力等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,在实际教学中用兴趣活动巩固内化所学新语言。
鲁教授提出,有效教学包括:有效果(effective),有效率(efficient),有效益(beneficial)。要强调小学英语教育的素养性,训练规则意识,结合实际生活,把英语带回家,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,真正学好英语。
我觉得,这几天的培训最燃的就是李宗玥老师的自然拼读教学(ATM)。教学现场气氛热烈,特别是身体字母操,一下子勾起了我以前教少儿英语的回忆,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。从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三点:一、要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教他;二、要用多种颜色,专家说,每增加一个颜色,记忆强度就增加8%;三、善用mind map,学会做笔记事半功倍。而且教学过程中,学生不仅要磨耳朵,更要磨眼睛,还应建立起对图像的视觉辨识,这样学过的东西才不容易忘。多开发学生用右脑带动左脑的学习,要学会运用歌谣、肢体动作等孩子容易吸收的方式。寓教于乐,孩子们怎会不愿意学呢?
叶逊谦老师的英文戏剧教育让我眼前一亮,以戏剧作为手段,强调参与者对特定主题的认知和反思。戏剧游戏让我联想到了课堂活动中的角色扮演、课文配音、舞台剧等可视化参与教学活动,便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,并进行有效输出,加深记忆。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叶老师的分享没能够进行完,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次共同学习!
孙琳博士《回归教育的本质,以学生为主体:多元识读教学理论下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设计》,从三个基点——文本与自我、文本与世界、文本与文本,三个原则——主动性、真实性、开放性,以及五个突破——整合性、创造性、批判性、反思性、互动性。结合课例分析出发,指出理念的转变与教学设计的结合才能真正设计出一堂精彩的课、创新的课,学习课本知识仅仅是一个开端而不是终点。老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经验,更要结构、建构、重构自己的教学图式,从理念上、观念上改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。
杨璐老师《指向素养的教育风向标——项目式学习》,分析了当前课堂学习的困境,明确了什么是指向素养的学习,统筹介绍了项目式学习(PBL),指出指向素养的高质量项目式学习,是学科中的关键知识和跨学科素养的融合,而素养包括:创造性、批判性思维、合作与沟通、问题解决。结合课例展示,加深了我对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。
以学生为主体,素养,理念,育人……这些元素贯穿英语教学始终;以教材为依托,又不拘泥于教材,各个地市英语教研团队的研讨交流也精彩纷呈,众多的教学案例,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。
5天的学习,因为时间关系,有的观看了直播,有的复看回放,详尽的笔记、多次的复习,相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定会受益良多!